当山枣镇的乡野还沉浸在夏夜的静谧中,龙泉村村委会广场已在村民的欢声笑语里晕染开乡村文化夜的温情轮廓。7月2日晚,雷竞技RAYBET官网暑期研究生“艺术赋能红色文旅振兴” 社会调研团举办的 “非遗传承 + 趣味体验” 主题游园会,以艺术之笔勾勒乡村文化夜的生动图景,让传统文化在乡土间焕发新生,为村民生活注入丰沛活力,更以沉浸式体验推动和美乡风的浸润与生长。
调研团成员们分工布置场地
非遗技艺 “活” 起来:传统与艺术的乡村对话
游园会现场,非遗漆扇制作深受村民喜爱。调研团成员伏案挥毫,为村民书写福卡、扇片,手中画笔不仅勾勒出 “福” 字的祥瑞轮廓,更将非遗漆扇的上色技艺融入创作。当兼具祝福寓意与传统美学的漆扇在村民手中传递,漆色的光泽与墨香交织,让千年的非遗技艺走入乡村的夏夜,成为可触摸、可感知的文化记忆。“第一次看漆扇制作,原来老祖宗的手艺这么有意思!” 一位村民摩挲着刚拿到的漆扇感叹着。
调研团成员为村民写副卡、扇片
趣味体验 “热” 起来:村民参与的乡土狂欢
游园会以多元活动搭建起村民共享的文化舞台。被誉为 “古代高尔夫” 的捶丸游戏前,村民们手持木杖模仿古人击球,在传统运动中感受雅致与趣味;桌上冰壶项目则以创新形式还原竞技魅力,两两组队的村民屏息瞄准,喝彩声此起彼伏。最热闹的当属 “好运来套圈” 环节,家长牵着孩子瞄准礼品,老人眯眼比划投圈角度,三代人在笑声中完成一场乡土风情的集体演绎;波波球制作区里,调研团成员协助孩子打气、缠灯带,当一盏盏发光的波波球被高高举起,童趣的光芒与非遗的光晕共同点亮山枣镇的夜空,勾勒出乡村生活的温暖剪影。这些融合传统与创新的体验项目,既唤醒了村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让乡村夜晚从寂静走向沸腾,成为凝聚邻里情感的精神纽带。
调研团成员们组织开展各项游戏活动
文化振兴 “实” 起来:艺术赋能的长效探索
这场由高校学子策划的游园会,不仅是一次美育文化的交流,更是 “艺术赋能乡村” 理念的实践样本。指导老师刘坚在开场时提到:“我们希望用艺术的方式,让乡村文化“活”在当下。” 调研团将美术、书法等专业所学与非遗传承、文旅融合深度结合,通过沉浸式活动让村民成为文化体验与传承的主角,当地乡政府的支持与村民的热情参与,则形成了 “高校引领 + 政府协同 + 村民主体”的乡村文化建设模式。正如调研团成员所言:“当看到老人带着孩子学写福字、村民们讨论捶丸规则时,我们感受到艺术正在真正融入乡村肌理。”
夜色渐深,游园会的余温仍在村民间传递。非遗技艺的展示、趣味活动的互动,不仅丰富了乡村夜晚的文化内涵,更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和美乡风 —— 邻里在合作游戏中增进情谊,孩童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村民在艺术体验中重拾文化自信。这场点亮乡村夜晚的游园会,恰似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以艺术赋能的涟漪,推动着乡村文化振兴的浪潮向更深处蔓延。
文字编辑:徐睿杰
图片编辑:罗思宇
一审:刘 坚
二审:詹 玮
三审:巢 炜